计量内校培训

 
计量内校培训

 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在计量过程中,认为所使用量具和仪器是标准的,用它们来校准、检定受检量具和仪器设备,以衡量和保证使用受检量具仪器进行测量时所获得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计量涉及到计量单位的定义和转换;量值的传递和保证量值统一所必须采取的措施、规程和法制等。
该培训中心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点、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职业能力评价分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能力评价考试站,定期举办金相检验、材料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计量检定/校准、非金属化学检验、无损检测、金属材热处理、质检员等技术培训,根据各行业对岗位的要求开展技术培训和能力评价工作,通过考试者获得相应等级证书。着眼企业和检验人员的实际需要,对学员在平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安排学员实际动手操作,纠正学员平时工作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如何科学地确定计量仪器校准周期?

  1.统计法:

  根据测量仪器的结构、预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相似情况,将测量仪器初步分组,然后根据一般的常规知识初步确定各组仪器的校准周期。

  对每一组测量仪器,统计在规定周期内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数目,计算在给定的周期内,这些仪器与该组合格仪器总数之比。在确定不合格测量仪器时,应排除明显损坏或由用户因可疑或缺陷而返回的仪器。如果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高,应缩短校准周期。

  如果证明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低,则延长校准周期可能是经济合理的。如果发现某一分组的仪器(或某一厂家制造的或某一型号)不能和组内其他仪器一样工作时,应将该组划为具有不同周期的其他组。

  2.小时时间法:

  这种方法是确认校准周期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表示。可以将测量仪器与计时指示器相连,当指示器达到规定值时,将该仪器送回校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优点是,进行确认的仪器数目和确认费用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此外可自动核对仪器的使用时间。

  例如我们使用某公司的示波器,不用连接计时器,可以直接在示波器上查到连续使用了多长时间,很方便管理。

  但是,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有下列缺点:

  (1)当测量仪器在储存、搬运或其他情况发生漂移或损坏时,则不应使用本方法;

  (2)提供和安装合适的计时器,起点费用高,而且由于可能受到使用者干扰而需要在监督下进行,又增加了费用。

  3.比较法:

  当每台测量仪器按规定的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将校准数据和前几次的校准数据相比,如果连续几个周期的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则可以延长它的校准周期;如果发现超出允许的范围,则应缩短该仪器的校准周期。

  4.图表法:

  测量仪器在每次校准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同一校准点,将它们的校准结果按时间描点,画成曲线,根据这些曲线计算出该仪器一个或几个校准周期内的有效漂移量,从这些图表的数据中,可推算出最佳的校准周期。



 
计量内校培训
 

  高低温试验箱正常情况下会按照我们所设定的时间及温度进行工作,但很可能由于设备的使用时间过长,或者操作不当,都会引起高低温试验箱降温变得缓慢,我们就来教大家怎么判断高低温试验箱制冷剂泄露。
  一、首先观察高低温试验箱制冷压缩机在试验箱运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启动,压缩机在环境试验设备运行过程中都能够启动,说明从主电源到各压缩机的电器线路正常,电器系统方面也没有问题。
  二、如果电气系统没有问题,继续检查制冷系统。首先检查两组制冷机组的低温(R23)级压缩机的排气和吸气压力都较正常值偏低,而且吸气压力呈抽空状态,说明主制冷机组的制冷剂量不足。
  三、再用手摸主机组R23压缩机的排气和吸气管路,发现排气管路的温度不高,吸气管路的温度也不低(未结霜),这也说明了主机组的R23制冷剂缺乏。
  四、未确定故障原因,结合试验箱的控制过程进一步确认故障原因,该试验箱拥有两套制冷机组。一为主机组,另一为辅助机组,在降温速率较大时,两组机组同时工作,在温度保持阶段初期,两组机组依然同时工作。待温度初步稳定下来,辅助机组停止工作,由主机组来维持温度的稳定。如果主机组R23泄露,会使主机组的制冷效果不大,由于降温过程中,两机组同时工作,故没有温度稳定不住的现象,而指示降温速率降低。在温度保持阶段,一旦辅助机组停止工作,主机组又无制冷作用,试验箱内的空气就会缓慢上升,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控制系统就会启动辅助机组来降温,将温度下降至设定值附近,然后辅助机组又停止工作,如此反复,便会出现故障现象。
  综合以上,已确认产生故障的原因是武汉高低温试验箱主机组的低温(R23)级机组的制冷剂R23泄漏。对制冷系统进行查漏,用检漏仪和肥皂水相结合的方法检查,发现热气旁通电磁阀的阀杆裂了约1cm的细缝,更换此电磁阀,对系统重新充氟即可。

标签: 高低温试验箱

原文链接:http://www.expsky.com/News/2515.html